不二法門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向下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Empty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發表  Admin 周日 1月 09, 2011 7:17 pm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戊)四明止觀斷得三。初標科。二各釋。三總辨。(己)今初】


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有三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真實性。以明除障得益。

【(己)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至)三約真實性。(庚)初中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初又三。初正明。二喻顯。三法合。(壬)今初】


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境虛。執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此迷故。即執為非迷。復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虛執實之心。但能識知此心。是癡妄者。即是能除癡妄上之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進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斷。堪修止行。即是得。此從名字初起觀行也。文并可知。

【(子)二喻顯】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顯。如人迷東為西。即是妄執。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為西。此人猶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為非迷者。復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復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壬)三法合】


雖未證知諸法是虛。但能知境虛是無明。執實是妄 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堪能進修止行。漸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增長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觀行斷得之義。


能知境虛是無明。應云能知不了境虛是無明。文缺不了二字。義須補也。漸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增長三毒。追合上浪走之過。餘可知。

【(辛)二明止行斷行】


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無實。實執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以妄想也。復於貪瞋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為業繫。設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行除障得益。


除果時迷事無明。即斷緣生中癡。及除妄想。即總斷三界見惑也。貪瞋漸已微薄。謂但有潤生惑。無發業惑。雖未永斷生緣。已與執實者迥然不同。堪起無塵智用矣。

【(庚)二約依他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與 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緣一切法是虛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實妄心即止。然此緣虛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緣虛故。能滅實執。故名為止。此即由知無實故。便解諸法是虛。因緣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為觀。彼以滅實破執為宗。此以立虛緣起為旨。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門。又復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


滅實。破執。是從假入空。立虛緣起。是從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餘可知。

【(辛)二明止行斷得二。初正明。二料簡。(壬)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門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虛相。唯是一心為體。是故虛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滅虛相之執。故名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又復無明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前。復即成就真實性中觀行。即名得益。


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謂見思習氣及界內塵沙也。無生智用。謂道種智。餘可知。

【(壬)二料簡】


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觀中知法緣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緣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緣起如幻。但是從空入假。知法緣起即寂如幻。則雙遮二邊。亦得雙照矣。

【(庚)三約真實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簡。(壬)今初】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緣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滅虛相之執。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緣一心。但以滅相為宗。此中雖知虛相非有。但以立心為旨。故有別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此觀作方便故。堪能勝進入止門也。


滅相為宗。是遮二邊。立心為旨。正顯中道也。

【(壬)二料簡】


問曰。唯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為一為異。答曰。唯心所作者。謂依心起於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此明真實性中觀行斷得也。


從體起相。仍是幻有。滅相入實。乃歸中道矣。

【(辛)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念動息滅。即名為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觀斷得中。標科及各釋竟。

【(己)三總辨四。初辨除障之義。二辨熏心之由。三辨地位之相。四結略總明。(庚)今初】


問曰。除障之時。為敵對除。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未有其解。解若起時。惑先已滅。前後不相見故。不得敵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識之中。惑染種子。 仍在不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熏於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滅。惑種亦爾。解種分成。惑即分滅也。以惑種分分滅故。惑用漸弱。解種分分增故。解用轉彊。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說敵對除。但有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為四。初直明不得敵對相除。以解惑不同時故。次恐難云。既說解時無惑。何故解者仍未斷惑盡耶。今釋之曰。以其惑種仍在。故解滅時。還起惑用也。三恐疑云。既解惑迭興。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釋之曰。解用漸漸熏心。令成解種。故能損減惑種。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云。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說敵對除。彼亦能斷惑耶。今釋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達。故妄計為敵對除耳。解惑無敵對理。故但有語無義也。

【(庚)二辨熏心之由】


問曰。解熏心時。為見淨心故得熏心。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 解惑之用悉不離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是熏心。更無所由。如是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於水故。更起後波也。解惑之熏。亦復如是。類此可知。


解熏心時。亦非見於淨心。亦非更有所由。以淨心非可見相故。以心外更無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還熏於心。譬如依水起波。還動於水耳。

【(庚)三辨地位之相】


問曰。此三性止觀。為有位地。為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迴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實性中止行成。又復地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滿足。又復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是凡夫始發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託法無別也。


以三性止觀。對菩薩位地。有豎有橫。有收有簡。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約豎論。十解。謂別十住。以永斷見思惑故。十迴向。謂別十向。亦圓十信。以永斷塵沙兼伏無明惑故。佛果。謂別地。圓住。皆名 分證佛果。至究竟位。名為滿足。以永斷無明惑故。次更一解者。豎而兼橫。地前為緣修故。染淨二種分別性止行成。地上為真修故。染淨二種依他性止行成。佛果為滿證故。染淨二種真實性止行成。次又復地前等橫而兼豎。蓋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觀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隨分。具以無明伏而未斷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斷。三德現前故。佛地名究竟滿足。以分別止行究竟滿足。成應身解脫德。依他止行究竟滿足。成報身般若德。真實止行究竟滿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復位位等。非豎非橫。亦橫亦豎。初從名字位中。了知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及十界十如權實諸法。隨見有一法當情。悉是分別性法。此法當體無實。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復無性。但自法界實相。即為真實性法。故始發心時。便得俱行三止。但觀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則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證位中愈明。分證位中猶帶昧相。究竟位中方為極明。然從始至終。無不以三性法為所觀境。故言託法無別也。

【(庚)四結略總明】


又復總明三性止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 凡夫行。三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滅樂為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緣起作用為利他。此為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竟。


或問。止成離凡夫行。祇是入空意耳。觀成離聲聞行。祇是出假意耳。葢在通別之間。而釋為圓頓。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約染濁分別性論止觀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約分別依他二性論止觀者。可得是別接通。若但約染濁三性次第論止觀者。可得但是別教。今既具約染淨二種三性。又具論次與不次二種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觀後止。不是先止後觀。又即時凡夫亦得雙修止觀。安得非圓頓耶。須知凡夫聲聞。皆有界內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內凡夫行也。變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滯於但空。界內聲聞行也。滯於但中。界外聲聞行也。是故經云。有聲聞乘聲聞。有聲聞乘緣覺。有聲聞乘菩薩。有緣覺乘聲聞。有緣覺乘緣覺。有緣覺乘菩薩。有菩薩乘聲聞。有菩薩乘緣覺。有菩薩乘菩薩。智者大師釋之。謂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別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觀。便離凡夫及聲聞行。所謂圓五品 位。圓伏五住煩惱。雖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別教十迴向矣。須知上文四番約位。正意祇在第四非橫非豎論橫豎耳。

【(戊)五明止觀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頌。三結。(己)初中三。初備顯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庚)初又四。初尅證全體大用作用。二明雙遮雙照作用。三明離過具德作用。四明融即離微作用。(辛)今初】


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淨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寂。用無用相。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淨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剎。奉獻三寶。惠施四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三輪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託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揮二手以表獨尊。蹈七步而彰唯極。端坐瓊臺。思惟寶樹。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宮。徧轉圓音於十方之國。蓮華藏 海。帝網以開張。娑婆雜土。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眾彰。珠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潛輝。玉質常存。權形取滅。斯葢大悲大願熏習力故。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緣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尅證全體。繇觀行成。能興大用。此總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證三諦之智。名為佛寶。所證三性之理。名為法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名為僧寶。故混爾無三也。分別依他二性。名俗諦。真實之性。名真諦。又三性俱名俗諦。三性無性名真諦。又三性三無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諦。三性三無性本惟一心名真諦。故莽然不二也。餘可知。

【(辛)二明雙遮雙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


不住不入。是雙遮。能住能處。是雙照也。

【(辛)三明離過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為世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滯是離過。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辛)四明融即離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觀行成故。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復更滅。故生死即是涅槃。二乘所證涅槃。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變易生死。此對待論融即也。二種生死。元無生死之相。如舉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槃。三德涅槃。亦無涅槃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槃即是生死。此絕待論融即也。隨緣常不變故。生死涅槃二俱平等。無有二相可得。所謂其入離也。不變常隨緣故。隨流轉緣。名為生死。隨不轉緣。名為涅槃。所謂其出微也。初備顯作用竟。

【(庚)二重明所依】


問曰。菩薩即寂興用之時。三性之中。依於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薩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興用。兼以餘性。助成化道。此義云何。謂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無似法顯現。何以故。以緣起之法。法爾故。是故菩薩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憫念眾生。然復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受大苦 惱。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依真實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與己同體。依分別性止門故。知一切眾生可除染得淨。依依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實性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


答中先標二義。次別釋成。謂雖知諸法下。釋依依他性道理也。然復依分別下。釋餘性助成化道也。

【(庚)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須發願。次入止門。即從止起觀。然後隨心所作即成。何故須先發願。謂指尅所求。請勝力加故。復何須入止。謂欲知諸法悉非有故。是故於一切有礙之法。隨念即通。何故即從止起觀。謂欲知一切法皆從心作故。是故於一切法有所建立。隨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薩。即不如是。但發意欲作。隨念即成也。諸佛如來。復不如是。但不緣而照。不慮而知。隨機感所應見聞。不發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無心欲益於世。而隨前感。雨寶差別。如來亦爾。隨所施為。不作心意。而與所益相應。此葢由三大阿僧祇劫。熏習純熟。故得如是。更無異法也。


先明初行方便。次明久行及佛之不同。然非因初 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須學初行之方便矣。

【(己)二偈頌三。初頌理諦。二頌觀法。三頌勸修。(庚)今初】


心性自清淨。諸法唯一心。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恆一味。而具種種義。是無窮法藏。


初一句。總頌真體。次一句。攝事歸理。無一法而非全心也。次四句。全理成事。無一法之全理不還具眾生佛菩薩生死涅槃種種法也。一心作二。即不變常隨緣義。二無二相。即隨緣常不變義。海喻可知。

【(庚)二頌觀法三。初法說。二喻說。三合結。(辛)今初】


是故諸行者。應當一切時。觀察自身心。知悉由染業。熏藏心故起。既知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應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復念真藏心。隨熏作世法。若以淨業熏。藏必作佛杲。


觀察自身心。謂約染濁分別性修止觀也。知悉由染業。熏藏心故起。是約染濁依他性修止觀也。應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約染濁真實性修止觀 也。復念真藏性等四句。是以染例淨。即約清淨三性修止觀也。又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是知不變常隨緣也。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解隨緣常不變也。世法既爾。佛果例然。約性則一真平等。約修則因滿果圓。所以必須依止一心。勤行妙止觀也。

【(辛)二喻說】


譬如見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於蛇體。純是調柔金。復念金隨匠。得作蛇蟲形。即知蛇體金。隨匠成佛像。


蛇喻染濁分別性。打喻染濁依他性。蛇體純是調柔金。即喻染濁真實性。又打金作蛇。喻不變隨緣。蛇體純金。喻隨緣不變也。蛇體金。喻現前一念心性。匠。喻止觀法門。成佛像。喻成出障淨法身也。

【(辛)三合結】


藏心如真金。具足違順性。能隨染淨業。顯現凡聖果。


金可為蛇為像。即是具足蛇像二性。故能隨匠打作蛇像。藏心亦爾。本具違順二性。故能隨染淨二業。顯現凡聖二果。然正為蛇時。像性仍在。故可轉蛇作像。則知正在染時。淨性仍在。故可轉凡成聖也。蛇像非佛像。故須修證。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執性廢修。執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別。法界法門哉。二頌觀法竟。

【(庚)三頌勸修】


以是因緣故。速習無漏業。熏於清淨心。疾成平等德。是故於即時。莫輕御自身。亦勿賤於他。終俱成佛故。


淨心為因。淨業為緣。因必藉緣。故須速習無漏業緣。熏於清淨心之真因。令成本來平等之妙德也。我心既即佛性安可輕御。御者。用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安可賤他。既不自輕。亦不賤他。是名平等佛德。

【(己)三結】


此明止觀作用竟。上來總明五番建立止觀道理訖。


已上第二大科廣作分別竟。

【(乙)三歷事指點三。初明禮佛時止觀。二明食時止觀。三明便利時止觀。(丙)初中三。初觀門。二止門。三雙行。(丁)初文二。初實事觀。二假想觀。(戊)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己)今初】


凡禮佛之法。亦有止觀二門。所言觀門禮佛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與我身同一淨心為體。但以諸佛修習淨業熏心故。得成淨果。差別顯現。徧滿十方三世。 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種智。是正徧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盡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盡欲救度一切眾生。一佛既爾。一切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養時。若禮拜時。若讚歎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迴向時。若發願時。當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供養。悉受我供養。乃至悉知我發願。


此依法性及與佛德。稱實而觀。行願品所謂起深信解。如對目前者也。

【(己)二喻】


猶如生盲之人。於大眾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眾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有目者。行施無異。


無始無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則功德與菩薩等矣。

【(己)三合】


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如此解時。即時現前供養。與實見諸佛供養者等無有異也。何以故。以觀見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雖不見諸佛。而見諸佛大慈悲心。所謂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

【(戊)二假想觀二。初佛身觀。二供具觀。(己)初中二。初直示。二釋疑。(庚)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嚴好。乃至能得想作無量諸佛。一一佛前。皆見己身供養禮拜者。亦是現前供養。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應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應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緣。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又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繇觀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鈔。

【(庚)二釋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應俱成。(辛)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遠勝二乘。三徑齊菩薩。(壬)今初】


問曰。前之一番供養。實有道理。可與現前供養無異。此後一番想作佛身者。則無道理。何以故。以實不見佛身。假想作見。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時。所有 眾生現前所見佛者。亦是眾生自心作也。是故經言。心造諸如來。以是義故。即時心想作佛。則與彼現前見佛一也。

【(壬)二遠勝二乘】


又復乃勝二乘現見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見之佛。實從心作。由無明故。妄想曲見。謂從外來。非是心作。故即是顛倒。不稱心性緣起之義。是故經言。聲聞曲見。又復經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言如來者。即是真如淨心。依熏緣起果報顯現。故名如來。彼謂心外異來。故言不能見也。我今所見諸佛。雖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現此諸佛。是故所見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壞真寂。不壞緣起。是故勝彼二乘現前見也。


二乘不達唯心。此達唯心。一勝也。二乘入寂便壞緣起。此則不壞緣起。二勝也。

【(壬)三徑齊菩薩】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顯現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場會眾。皆以見佛之業。熏真心故。盧舍那佛在於真心中現。彼諸菩薩亦是妄想。若彼菩薩 所見之佛實從心起。見時即知不從外來。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見諸佛亦從心起。亦知不從外來。何為言是妄想。又復彼諸菩薩所修見佛之業。悉是心作。還熏於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還熏於心。彼此即齊。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實。


初明假想非妄竟。

【(辛)二明感應俱成四。初重明同體心性。二明依想得見真佛。三生佛互論熏心。四結成感應不二。(壬)今初】


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眾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為體故。然此淨心全體。唯作一眾生。而即不妨全體復作一切凡聖。如一眾生是淨心全體所作。其餘一一凡聖悉皆如是。一時一體。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一人以論心者。此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聖。如藏體一異中釋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明。


眾生自心所作。即是實佛。實佛。即是眾生自心所 作。以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為體故。若達前文藏體一異之義。則不計實佛在我心外。若達共相不共相識之義。則不疑眾生有見有不見矣。

【(壬)二明依想得見真佛】


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故於真心中顯現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之佛。以我假想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業相應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真實出世之佛為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德相應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淨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見佛。


假想為能感。悲智為能應。感於眾生心內諸佛。故心外無佛。應於諸佛心內眾生。故佛出是真也。

【(壬)三生佛互論熏心】


是故若偏據諸佛以論淨心。即諸佛淨心作一切眾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眾生。若偏據眾生以論淨心。即眾生淨心作一切諸佛。但眾生有見佛之業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


佛為法界。故無佛心外之眾生。生為法界。故無眾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見。復何疑哉。

【(壬)四結成感應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可見。所見之佛。則是真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執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


假想為能感。實佛為能應。所感實佛。既不在眾生心外。所應眾生。又豈在釋迦心外。是謂感應不二也。若由曲計釋迦實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矣。已上佛身觀竟。

【(己)二供具觀】


又復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內。流出香煙雲。其雲難思議。充滿十方剎。各於諸佛前。成大香樓閣。其香樓閣內。無量香天子。手執殊妙香。供養諸最勝。或復想自身。徧滿十方國。身數等諸佛。親侍於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為。不生妄想執。謂為心外有。復知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眾生。令供養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 他己者。復迴施眾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緣起觀。乃能為此事。此觀門禮佛。


文有八段。初又復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從心作身及供具也。二當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復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觀雙行。五復知諸菩薩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迴向。七深入緣起觀二句。是結歎功能。入此觀門禮佛句。乃總結前文也。

【(丁)二止門】


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


皆從心作。即無相性。有即非有。即無生性。唯是一心。即無性性。亦不取於一心之相。即無真性也。

【(丁)三雙行】


復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當止觀雙行。所謂誰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 體唯一心。而即從心出生緣起之用。熾然供養。雖復熾然供養。而復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是故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初明禮佛時止觀竟。

【(丙)二明食時止觀二。初觀門。二止門。(丁)初中二。初普供觀。二除貪觀。(戊)初又二。初轉粗作妙觀。二轉少為多觀。(己)今初】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為供養佛故。即當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應當變此疏食之相。以為上味。何以故。以知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為七寶之缽。其中飲食。想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為粳糧。或作石蜜。或為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後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四生等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聖。悉知我等作此供養。悉受我等如是供養。作此供養已。然後食之。是故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諸賢聖。然後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為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時。即兼共施眾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尸蟲。即是眾生之數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樂。不自為己。

【(己)二轉少為多觀】


又復想一缽之食。一一米粒復成一缽上味飲食。於彼一切缽中。一一粒米復成一缽上味飲食。如是展轉出生。滿十方世界悉是寶缽。成滿上味飲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令供養三寶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後自食。令己身中諸蟲飽滿。


普供觀竟。

【(戊)二除貪觀】


若為除貪味之時。隨得好食。當想作種種不淨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惡之食。悉是心作。虛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缽中好食。我作不淨之想看之。即唯見不淨。即都見不淨故。將知本時淨食。亦復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觀門。

【(丁)二止門】


止門喫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


配上三性止門。如文可知。二明食時止觀竟。

【(丙)三明便利時止觀二。初正明。二釋疑。(丁)初中二。初觀門。二止門。(戊)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淨。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淨。令作清淨。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淨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眾生。即復知此淨相。唯是心作。虛相無實。是名觀門。


此等不淨悉是心作。分別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無性也。變作清淨。清淨分別性觀也。淨相唯心。清淨依他性觀也。虛相無實。清淨真實性觀也。

【(戊)二止門】


所言止門者。知此不淨之處。及身所棄不淨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不淨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


觀則轉染濁性為清淨性。止則但除染濁三性入三無性也。惡業熏心。故現不淨。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平等無念。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丁)二釋疑二。初正釋所疑。二例通諸法。(戊)今初】


問曰。上來所有淨不淨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過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若能加心淨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淨相得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淨之緣。淨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葢過去之業。定能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


加心淨想。指上觀門。厭惡之心。指上止門。空觀之心。雙指二門。真實性中止觀。所謂虛相無實。平等無念也。

【(戊)二例通諸法三。初正釋成分便。二釋見不見之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己)今初】


如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一切淨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為方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是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變。無而現有。


穢作淨想。則能除憎。淨作穢想。則能除愛。憎愛悉除。便成漏盡。假想純熟。法隨念轉。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過於此。

【(己)二釋見不見之由】


問曰。諸聖人等。種種變現之時。何故眾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

【(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


問曰。菩薩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菩薩習通。亦從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祇由知與不知。遂令力量迥別。然則修止觀者。可不先悟一心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難知。我今隨力釋少分。迴此功德施群生。同生安養成覺道。

音釋

渟(唐丁切水止曰渟)粳(古衡切秈稻也)渠(求於切溝渠也)溷(胡困切)

光緒二十二年春三月京口丹徒縣李培楨捐資敬刊大乘止觀釋要全部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終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80
注冊日期 : 2010-11-19

http://qa0213.888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