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門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向下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Empty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發表  Admin 周日 1月 09, 2011 7:16 pm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壬)三別辨分別性二。初標章。二各釋。(癸)今初】


三明分別性者。亦有二種。一者清淨分別性。二者染濁分別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清淨分別性。二釋染濁分別性。(子)今初】


所言清淨分別性者。即彼清淨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之德。對彼內證無分別智故。悉名分別。所謂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乃至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無不盡知。及以示現五通三輪之相。應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於內證之慧。起彼教用之智。說已所得。示於未聞。如斯等事。悉名清淨分別性法。此義云何。謂雖起無邊之事。而復畢竟不為世染。不作功用。自然成辦。故言清淨。即此清淨之覺。隨境異用。故言分別。又復對緣攝化。令他清淨。攝益之德。為他分別。故言清淨分別性也。


初以對無分別智。說名分別。即所謂後得智也。一切種智下。廣出其相。此義云何下。重釋其名。先一番約當體釋。次一番約利他釋。合結可知。

【(子)二釋染濁分別性】


所言染濁分別性法者。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虛狀法內。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現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名為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之時。即與似塵俱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所作虛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虛為實。以妄執故。境從心轉。皆成實事。即是今時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時。即念念熏心。還成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虛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迭互相生。竟有何 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虛無實。分別性法者。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虛。即妄執以為實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虛實有殊。故言分別性法也。


似識現時。即與似塵俱起。仍是依他性也。不知虛相妄執為實。乃名分別性法。又為依他種子。於彼依他不了。復成分別。如是展轉無有窮盡。所謂惑業苦三。如惡叉聚者也。妄執是惑。惑必起業。所成依他。即是三界苦報。於苦不了。又成惑業。所以更互相生也。問答釋疑可知。別明竟。

【(辛)二合辨三。初約一心辨。二約依他辨。三釋六識疑。(壬)今初】


更有一義以明三性。就心體平等。名真實性。心體為染淨所繫。依隨染淨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虛相果報。名分別性。


心體聖凡平等。約聖即無垢淨心。約凡即有垢淨心也。心為染淨所繫。依隨淨法。即清淨依他性。依隨染法。即染濁依他性也。虛相果報。有十界差別。四聖。即清淨分別性。六凡。即染濁分別性。或佛界為清淨。九界皆染濁也。此意稍細於前。以虛相即名分別。不惟執實為分別故。

【(壬)二約依他辨】


又復更有一義。就依他性中即分別為三性。一者淨分。謂在染之真。即名真實性。二者不淨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即是分別性。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也。


繇真如不守自性。不覺念起而有無明。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棃耶識。則舉凡一切眾生。無不現在依他性中。故即就依他性分別三性也。文義可知。

【(壬)三釋六識疑】


問曰。似識妄分別時。為是意識總能分別六塵。為六識各各自分別一塵。答曰。五識見塵時。各與意識俱時而起。如眼識見似色時。即是一意識俱時分別妄執也。餘識亦如是。是故識總能分別妄執六塵。五識但能得五塵。不生分別妄執。問曰。妄執五塵為實者。為是五意識。為是第六意識。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識。與第六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


兩番問答。皆明意識能起分別妄執也。以前五識但緣現量。不能生分別故。以大乘家。但立同時意 識。不立五意識故。故知現前一念。不善用之。則為分別之本。善用之。則為無塵之智。可謂生死涅槃。更非他物矣。標及釋竟。

【(己)三結】


上來是明第二止觀所觀境界竟。


或問。此立三性為所觀境。與摩訶止觀廣立十境。同耶異耶。答曰。摩訶止觀。初觀識陰。識陰即分別性也。識非實我實法。但依種子熏習力故。有似識現。亦即依他性也。觀此識陰。即空假中不可思議。即真實性後之九境。待發方觀。不發不觀。當其發時。若計為實。即是分別。若不計實。皆是依他。若達即中。皆是真實也。兩教二乘。三教菩薩。若計為實。竝是淨分分別性。不計為實。即淨分依他。餘可知。

【(戊)三明止觀體狀三。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己)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體狀猶言相貌。乃正示下手功夫之方法也。

【(己)二別解二。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淨三性。(庚)初中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辛)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辛)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壬)初中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癸)初又二。初明觀。二明止。(子)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裏確然將作實事。復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五陰六塵。本是依他起性。似有非實。妄想執實。乃是分別性也。繇分別故。起惑造業。招生死苦。知其過患。即名觀門。以是出世初方便故。

【(子)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 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裏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此中具有兩重觀察。先彊觀諸法惟是心相。以破實有境執。次復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以破實有心執。二種實執既破。即名從觀入止也。毘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正是此意。葢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倘不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則實執何繇可破。實執不破。生死浩然。故大小兩乘。通以此觀此止為下手之處。但達依止一心而修。即名大乘止觀。不達依止一心而修。乃成小乘止觀耳。夫彊觀諸法無實。復觀能觀無念。一往似屬從假入空。然了達色心本空。非滅故空。亦是即隨緣而觀不變。如觀波即水。波無波相。則非但空明矣。言次第以後念破前念者。先以能觀破諸法。後復以觀破能觀。重重推破。不令一念稍執實故。 然不可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也。以後念起時。前念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本虛。以知後念之非有。仍是前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繇能觀故。令於所觀不起實執。四運推簡。正旨如此。若執重者。一一運中。仍須四性簡責。知其無生無滅。方成唯心識觀之門。

【(癸)二從止復觀】


復以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復局照俗。名為從止起觀。以即分別性為境故。轉入依他性觀。名為從止入觀。以境智俱增進故。

【(壬)二約依他性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癸)初中二。初明觀。二明止。(子)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虛相。猶如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虛。作此解者。即名為觀。


一切五陰六塵。皆屬因緣所生。正是依他性也。解其悉皆心作。所謂本如來藏。言但有虛相等。一往 似屬從空出假。然了達似有非有。全體作相。所謂不變隨緣。則非偏假明矣。

【(子)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是念。此等虛法。但以無明妄想妄業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猶如熱病因緣。眼中自現空華。然此華體相。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虛法。亦復如是。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滅。如是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虛相之執即滅。即名從觀入止。


緣心遣心。謂緣唯心之旨。以遣執虛相之心也。前分別性中明止。但滅執實之心。今并止其謂有虛相之心。故得為真如觀作方便也。

【(癸)二從止復觀】


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行徑入真實性觀者。此即名從止入觀也。


有即非有。幻有不礙真空。非有而有。真空不礙幻有。然皆以依他性為所觀境。但是復局照俗。故名從止起觀。若轉入真實性觀。則境智又俱進矣。

【(壬)三約真實性有四重。初一重從觀入止。明無性 性。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癸)今初】


次明第三真實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作是念。既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為無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為心耶。為異彼無外。別有淨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無法以為淨心。又復無法。為四句攝。淨心即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為淨心也。作此念時。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為止。


文中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既知法本唯心。則離分別依他二相。然不得將此二相之無以為心相。譬如不將無兔以為手巾。以淨心本性自有故也。次明止中。雙遮有無。圓離四句。以滅執無之心。所謂止息根本無明。停止中道實諦。以其除妄空故。名無性性。當知非但中也。

【(癸)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


又從此止更入觀門。觀於淨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 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為淨心。又復此心為可見耶。為不可見耶。為可念耶。為不可念耶。作此分別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心外無法。何有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緣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緣所緣。即是心外有智能觀此心。何名為如。又復我覓心之心體。唯是淨心。何有異法可緣可念也。但以妄想習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淨心。又復設使分別。即知正是淨心分別也。喻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淨心。是故當知。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文中亦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祇是簡責以破異執。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 法中能覓即是所覓。舉所成能。全能即所。所既即能。何可緣念。喻中 以眼喻真實性。華喻依他及分別性。既知華是眼作。何可更覓於眼。合中以不更覓心。即是安心已竟。名為隨順真如。以其異執永息。了知本寂。名無真性。不於二性之外別覓真也。

【(癸)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真如用義也。此名從止起觀。


從圓初住。名為隨順真如。歷盡四十一位。名為久久熏習。初成妙覺。所證根本實智。名為大寂靜止門。所起後得智。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名為從止起觀也。又圓十信。亦得名為隨順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證真如。分成就此止觀二門。具如下文斷得中辨。

【(癸)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


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


此攝上真如大寂靜止門。及真如用義而明其非 異時也。此雙行平等止觀。局惟佛果。通約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之人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覺菩薩。見於佛性。猶如隔羅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諸眾生。雖繇迷理迷事二種無明熾然分別。而體本常寂。即於常寂體中。具足一切緣起分別。是謂理即雙行。若從知識及經卷。聞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謂名字雙行。從此念念體其本寂。善能分別緣起。是謂觀行雙行。能體寂故。隨順奢摩他道。能分別故。隨順毘婆舍那。是謂相似雙行。止行現前。名首楞嚴三昧。觀行現前。名摩訶般若。是謂分證雙行。習氣盡故。法界一相。大用顯故。徧示三輪。是謂究竟雙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從始至終。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順修。順逆雖殊。在性則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觀雙行意已。方知前約二性所修止觀。及真實性中前三番止觀。法爾亦是一一雙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淺深差別耳。約染濁三性中分科并各釋竟。

【(辛)三通簡三。初正簡示。二約幻喻。三約夢喻。 (壬)初中四。初簡止觀功能。二簡四重深義。三簡修有次第。四簡妄執須除。(癸)今初】


上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


觀門成立三性緣起者。謂觀五陰六塵等法本虛。但是妄想執實。即能成立分別性緣起。以知諸法惟分別性。無實法故。次觀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其體是虛。即能成立依他性緣起。以知諸法悉依他起。但虛相故。次觀一切諸法本來惟心。心外無法。不將二無。以為心相。即能成立真實性緣起。以知諸法有即非有。唯淨心故。止門除滅三性入三無性者。謂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實念。繇此執心止息。故名除分別性。入無相性。次觀虛法唯心所現。有即非有。無生無滅。繇此虛相執滅。故名除依他性。入無生性。次觀淨心圓離四句。不屬有無。亦非可緣可念。故名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癸)二簡四重深義】


就真實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以辨寂。即是無真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性。或云無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雙現前也。


何有無法以為淨心。故云示妄空非實。執無之心即滅。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設使分別。正是淨心分別。故云顯即偽是真。何有異法可緣可念。故云息異執以辨寂。餘如上釋可知。

【(癸)三簡修有次第】


又復行者。若利機深識。則不須從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學。資成第三番也。


利機。謂智慧敏利。深識。謂識見深遠。利則觸著便知。深則不泥情執。葢已先知一切唯心。諸法無實。故可徑觀本虛之法。以此本虛之法。不執便是依 他。執乃妄成分別。元非二體二相。又虛妄果報。亦即名為分別性法故也。若不能了達境虛。即須如前次第修習。此易可知。然縱令極利根機。亦不得徑觀真實法性。以眾生無始以來。全墮依他性中。離依他性。無真實性。如離流無水。設使徑觀真實。真實反是分別。譬如捨流覓水。非真水故。圓覺經云。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之謂也。但能諦觀分別及依他性。任運自得證真實性。如觸波流。全觸於水。智者大師。的指現前一念識心為所觀境。識心豈非依他性耶。觀此即是不思議境。既不思議。豈非真實性耶。若不立事境。單言理觀。極得意者。祇是清淨真如。其在初心。多屬惡取邪執。可不慎哉。又復應知。所以觀分別者。欲了分別無性以入依他。觀依他者。欲了依他無性而證真實。是則前二以為方便。正欲資成第三番耳。若約大途。則分別性中止觀。一往從假入空。依他性中止觀。一往從空出假。真實性中止觀。正顯中道妙定妙慧。然圓人初行。三止三觀具在一心中修。故不妨於念念中三番并學。從觀行三番。入相似三番。從相似三番。入分證三番。從分證三番。 入究竟三番。至於究竟。雖不妨仍說三性。及三無性。而究竟統惟真實性矣。

【(癸)四簡妄執須除】


問曰。既言真實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實。答曰。執二無以為真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智分別淨心謂為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相。示其無別真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真性。但除此等於真性上橫執之真。非謂除滅真如之體。


正簡示竟。

【(壬)二約幻喻三。初標章。二正說。三例結。(癸)今初】


復更有譬喻。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說之。

【(癸)二正說三。初喻觀門。二喻止門。三止觀合辨。(子)今初】


譬如手巾。本來無兔。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唯一淨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兔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真性。現六道相也。愚小無知。謂兔為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迷妄。執虛為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觀門也。


此喻即同前文。約一心辨三性之義也。文并可知。

【(子)二喻三無性止門】


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虛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除分別性)能知諸法。依心似有。唯是虛狀。無實相性也。若知虛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來不生。無生性智。亦復如是。(除依他性。)能知虛相。唯是真心。心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來是有。不將無兔以為手巾。無性性智。亦復如是。(除真實性。)能知淨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為真實性。此即喻三無性止門也。

【(子)三止觀合辨】


是故若欲捨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緣起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即不知世諦所以緣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真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義故。須依幻喻。通達三性三無性。


世諦。謂十界假名差別建立。事造三千也。真諦。謂因緣生法空假即中。理具三千也。真則三諦俱真。俗則三諦俱俗。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良繇非真非俗。所以雙照真俗。則三諦俱中。幻喻若此。餘皆可知。二正說幻喻竟。

【(癸)三例結】


如幻喻能通達三性三無性。其餘夢化影像水月陽燄乾城餓鬼等喻。但是依實起虛。執虛為實者。悉喻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喻。依實起虛。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虛體是實。即可喻真實性。虛隨執轉。即可喻分別性。是故此等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無相。即可喻三無性也。


文中先例結。次若直以此等下。又將諸喻喻前文。約依他辨三性之義也。例結中所依之實。喻真實性。所起之虛。喻依他性。執虛為實。喻分別性。三性既爾。三無性義。例此可知。次文中虛體是實。以喻在染之真。所謂淨分。虛隨執轉。以喻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所謂染分也。

【(壬)三約夢喻】


又更分別夢喻。以顯三性三無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於夢中心現諸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明。及以妄想熏習真實性故。真心依熏現於虛相果報也。彼夢裏人為睡葢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為實事。是故夢裏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 為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為實。是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虛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別性。此即緣起三性為觀門也。然此夢中所執為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但是虛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虛相。有即非有。唯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自他虛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因緣故。名為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法熏習因緣故與染和合。名為本識。然實本識之外。無別真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除滅三性為止門也。以是喻故。三性三無性。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狀中。約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上已通舉夢等八喻。例如幻喻可知。今更分別欲令止觀轉明故也。先喻三性中不言真實性者。即指能夢之心為真實性也。依此起於夢中所見諸法。名依他性。夢中妄執為實名分別性。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不了惟心。妄計我法。深觀此喻。寧不泠然者。三止門喻。在文可知。

【(庚)二約清淨三性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辛)今初】


次明清淨三性中止觀體狀。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狀。二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三明真實性中止觀體狀。

【(辛)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壬)今初】


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狀者。謂知一切諸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願。依報眾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乃至金軀現滅。舍利分頒。泥木雕圖。表彰處所。及以經教威儀。住持等法。但能利益眾生者。當知皆由大悲大願之熏。及以眾生機感之力。因緣具足。熏淨心故。心性依熏。顯現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緣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眾生有無明妄想故。曲見不虛。行者但能觀察知曲見。執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為觀。以知此見。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實執止息。即名為止。此是分別性中從觀入止也。


先觀後止。文并可知。住持三寶一切佛事。本皆真 性緣起之能。真性即清淨真實性。緣起即清淨依他性也。但繇眾生不了妄計為實。故名為分別性耳。既是無明妄想分別。復名為清淨者。以所緣境。是從大悲大願出生。能與眾生作增上緣。縱令不了唯心。亦不增長結業故也。然欲入大乘門。必須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否則心外計法。永違出要矣。

【(壬)二約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故。此中即知諸佛淨德。唯心所作。虛權之相也。以不無虛相緣起故。故得淨用圓顯。示酬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緣攝化故。故得澤霑細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淨心緣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為觀門。依此觀門。作方便故。能知淨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為止門。此止及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


利根者可以雙行。鈍根者前後亦得。義并可知。

【(壬)三約真實性】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淨德。唯是一心。即名為觀。復知諸佛淨心是眾生淨心。眾生淨心是諸佛淨心。無二無別。以無別故。即不 心外觀佛淨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如。故名為止。此名真實性中止觀門也。


義亦可知。或問。此與上文染濁三性止觀。為先後修耶。俱時修耶。有次第耶。不次第耶。須具修耶。不須具修耶。答曰。亦可先後。亦可俱時。亦次第。亦不次第。亦具修。亦不具修。何以言之。前約染濁三性修止觀。是觀身實相。念自佛三昧也。後約清淨三性修止觀。是觀佛實相。念他佛三昧也。若惟念自佛。則不須具修後三止觀。以染濁真實性中止行若成。習氣既盡。體證真如。自於清淨三性三無性法。能通達故。若惟念他佛。則不須更修前三止觀。以清淨真實性中。止行若成。我心佛心。而等一如。不於染濁三性三無性法。更生迷故。復次清淨分別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應化佛。清淨依他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法門佛。清淨真實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實相佛。亦可名自他俱念。不惟念他佛也。若泛論雙念自他佛者。則須具修二種三性止觀法門。於中復有先後俱時次及不次四義。言先後者。先約染濁分別性修。次約清淨分別 性修。然後染依他。淨依他。染真實。淨真實。一一次第修之。不得越次也。言俱時者。具約十界分別性修。次約十界依他性修。次約十界真實性修。則染淨俱時。無先後也。言次第者。如下斷得中辨。言不次者。上云念念之中。三番并學。亦可例云染淨齊觀。又如下文所云。位位俱行三止也。故如圓融行布。橫豎包羅。頓漸俱收。利鈍悉被。法門之妙。無以加矣。

【(辛)三通簡六。初簡寂用之相。二簡生佛之名。三簡同異之義。四簡自他修益。五簡佛德實虛。六簡常住生滅。(壬)初中二。初約以修顯性。二約稱性起修(癸)今初】


上來清淨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為。法界大用。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雙現前也。


一轍入修滿足。謂念佛三昧。始從應化。終至法身。 託外義成。唯心觀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究竟圓顯也。此為根本智。大寂靜止門。復以大悲方便。熏習力故。大用繁興。即是差別智。法界常然。大用之門。用寂寂用。說有先後。體無先後。故名雙現前也。

【(癸)二約稱性起修】


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


色即是空。有即非有。法界法爾。本性寂義也。非色滅空。不無似法。法界法爾。本性用義也。繇此性具寂用。本自不前不後。故照性成修。始從名字。終於究竟。無時不雙現前。何俟成佛之後。方名雙現前哉。

【(壬)二簡生佛之名】


問曰。既言佛心眾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說有佛與眾生之異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相。故說佛與眾生二名之異也。


同不障別。別不礙同。故名無障礙別性。餘可知。

【(壬)三簡同異之義】


問曰。諸佛既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各修淨土。各化眾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於淨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真如之體有此差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真心雖復平等。而復具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眾像之性者。則不迷法界法門。

【(壬)四簡自他修益又二。初明益。二釋疑。(癸)今初】


問曰。真心有差別性故。佛及眾生各異不同。真心體無二故。一切凡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此體同之 義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為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應當隨喜。


答中先以修不修平等。明體是一。所以破其他修我得之執。次復勸修隨喜功德。若能於凡聖功德深生隨喜。則他修我得之義亦成。葢能解體同。即是妙慧。念念隨喜。破嫉妒障。即是妙行慧行兩具。即非一向倚他覓道者矣。

【(癸)二釋疑】


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真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德。復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受貧窮苦。止宿草菴。則其義也。是故藉因託緣。速得成辦。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糞之價。


答中先明不得全倚他修。次明必須知他即己。文義可知。然此自他修益。須約四句。一者惟求於自。不假於他。則成二乘。以不達自他同體故。二者惟倚於他。不求於自。則成人天。亦不知自他同體故。三者自既不修。亦不求他。則常在三塗。以因緣俱沒故。四者知他即自。深生隨喜。則速成佛道。以藉因託緣故。

【(壬)五簡佛德實虛又二。初示德相。二簡實虛。(癸)今初】


問曰。上言諸佛淨德者有幾種。答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復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淨土。利他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身及摩菟摩化身。二者淨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淨德。


法報二身約能依言。淨土約所依言。理實能所不二。為令眾生得四益。故分別言之。法身者。所顯自性清淨理體也。報身者。所成一心。三智四智。及常樂我淨。無量功德法聚也。淨土者。所依理智功德之性。即是三德秘藏也。順化現佛身。違化現雜趣 身。應身有勝有劣。勝依淨土。劣依雜染。摩菟摩。亦云摩奴末那。此翻意生身。又翻意成身也。

【(癸)二簡實虛又二。初約修正簡。二約性例簡。(子)今初】


問曰。利他之德。對緣施設權現巧便。可言無實。唯是虛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報二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淨。云何說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實是常樂我淨不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正以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緣起之用。然用無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為觀門。用即是寂。名為止行。此即一體雙行。但為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後別說。止觀之異。非謂佛德有其遷變。


顯理而成。則全體是理。故得名有。復以顯理而成。則成無別成。元只是理。故即非有也。但眾生無始以來。執有情重。今欲令學者。泯相入寂故。先說止後說觀耳。本自一體雙行。何嘗有遷變哉。

【(子)二約性例簡】


又復色即是空。名之為止。空非滅色。目之為觀。世法尚爾。何況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世間色法。尚自即止即觀。法爾性具寂用之理。何況佛德。乃稱性成修。全修顯性者。豈令寂用有異體哉。約寂則有而非有。約用則非有而有。夫復何疑。

【(壬)六簡常住生滅】


問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眾生亦有即非有。應不妨不滅。答曰。佛德即理顯以成順用故。所以常住。眾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所以生滅。常住之德。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止觀體狀中。總標及別釋竟。

【(巳)三總結】


第三番體狀竟也。


或問。此止觀體狀。與十乘觀法為同為異。答曰。十乘觀法。兼被三根。今此法門。為上根說。故云上根惟用一。中根二之七。下根具用十。夫即分別性而入依他。即依他性而入真實。即三性而入三無性。 即三無性。而不壞三性緣起。正所謂第一觀不思議境也。雖不具明餘之九法。而一法中即具十法。何以言之。最初文云。善哉佛子。乃能發是無上之心。豈非真正發菩提心。番番止觀。豈非善巧安心。三性無性。豈非破法皆徧。止能知俗即真。觀能知真即俗。豈非善識通塞。又三性止觀。即是無作四念處慧。從此滅二世惡。生二世善。出生神足根力覺道。豈非道品調適。下文歷事止觀。豈非對治助開。除障得益。差別不同。豈非次位。彊心修之。豈非安忍。佛果為期。豈非離似道愛也。

音釋

彊(強上聲勉強也)祇(音支但也)繇(同由)菟(音兔草名又音徒)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終


--------------------------------------------------------------------------------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80
注冊日期 : 2010-11-19

http://qa0213.888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