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門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向下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Empty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發表  Admin 周日 1月 09, 2011 7:11 pm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巳)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二。初明能覺淨心義。二明淨心自覺義。(午)初中五。初名字覺。二觀行覺。三相似覺。四分真覺。五究竟覺。(未)今初】


後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無實。聞此法已。

【(未)二觀行覺】


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從心作。唯虛無實。

【(未)三相似覺又二。初正明覺於通惑。二兼明漸除別惑。(申)今初】


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滅也。無明滅故。不執虛狀為實。即是妄想及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以知無實塵故。


果時無明滅。即圓初信。妄想妄境滅。通至十信。葢界內妄想妄境。有正有習故也。無塵智。即妙觀察智。

【(申)二兼明漸除別惑又二。初出別惑之相。二明漸除之繇。(酉)今初】


雖然知境虛故。說果時無明滅。猶見虛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滅。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但細於前迷事無明也。以彼麤滅。故說果時無明滅也。又不執虛狀為實。故說妄想滅。猶見有虛相。謂有異心。此執亦是妄想。亦名虛相。但細於前。以彼麤滅。故言妄想滅也。又此虛境。以有細無明妄想所執故。似與心異。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細於前。以其細故。名為虛境。又彼麤相實執滅。故說妄境滅也。


猶見虛相之有。即界內見惑習氣。及界外見惑。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也。猶見虛相謂有異心。不知心無異相。及執虛境似與心異。不知心外無境。此皆界內思惑習氣。及界外思惑。故亦是妄想妄境也。

【(酉)二明漸除之繇又三。初因末驗本。二正明滅繇。三例後結前。(戌)今初】


以此論之。非直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漸除者。果時無明不得分分漸滅。但相微難彰。是故不說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後。以說住地漸滅因由。即知一念發修已來。亦能漸滅也。


此明十信位中。界外見思。雖未永斷。亦既圓伏。故云無明住地。亦少分除。倘無明不分分除。則見思何繇得滅。譬如樹根不搖。則枝葉必不零落。但相微難彰。故不說耳。實則一念發修圓觀之始。便已圓伏無明。何況十信位耶。

【(戌)二正明滅繇】


此義云何。謂以二義因緣故。住地無明業識等。漸已微薄。二義者何。一者知境虛智熏心故。令舊無明住地習氣及業識等漸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無明故。二者細無明虛執及虛境熏心故。雖更起無明住地等。即復輕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 故。以能熏微細故。所起不覺。亦即薄也。以此義故。住地無明業識等。漸已損滅也。


知境虛智。即無塵智也。智治無明。令無明薄。是漸滅之緣。細無明熏。所起輕弱。是漸滅之因。餘可知。

【(戌)三例後結前】


如迷事無明滅後。既有此義。應知一念創始發修之時。無明住地即分滅也。以其分分滅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時迷事無明滅也。


一念創始發修之時。謂從名字初入觀行也。觀行位中。亦即能知境虛。即有知境虛智。對治無明。又既知境虛。則不執虛狀為實。爾時麤想麤境被制伏故。不復熏心。但有細無明虛執及虛境熏心而已。無明住地。安得不分滅哉。又無明住地若不分滅。何繇果時無明任運先滅而登圓信也。

【(未)四分真覺】


自迷事無明滅後。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故。所起虛狀果報亦轉輕妙。不同前也。以是義故。似識轉轉明利。似色等法復不令意識生迷。以內識生外色塵等俱細利故。無塵之智倍明。無明妄想極薄。還復熏心。復令住地無明業識習氣漸欲向盡。所現無塵之智 為倍明了。如是念念轉轉熏習故。無明住地垂盡。所起無塵之智。即能知彼虛狀果報。體性非有。本自不生。今即無滅。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以唯心外無法故。此智即是金剛無礙智也。


迷事無明滅。正指十信位中。三界見思正習俱盡也。從此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即圓十住乃至十地分分斷惑之相。所起虛狀果報亦轉輕妙。即實報國土。所有變易生死之相。不同前三界中分段故也。漸欲向盡。即第十地相。垂盡。即等覺相。金剛無礙智。即金剛後心妙覺之無間道也。

【(未)五究竟覺】


此智成已。即復熏心。心為明智熏故。即一念無明習氣於此即滅。無明盡故。業識染法種子習氣即亦隨壞。是故經言。其地壞者。彼亦隨壞。即其義也。


其地。指無明習氣。彼。指業識染法種子習氣。金剛道後異熟空。此之謂也。已上皆明能覺淨心之義。

【(午)次明淨心自覺義】


種子習氣壞故。虛狀永泯。虛狀泯故。心體寂照。名為體證真如。何以故。以無分法為能證故。即是寂照。無能證所證之別。名為無分別智。何以故。以此智外無 別有真如可分別故。此即是心顯成智。智是心用。心是智體。體用一法。自性無二。故名自性體證也。


無分別智。即大圓鏡智也。餘皆可知。已上約修廣釋竟。

【(辰)三舉喻結成】


如似水靜內照。照潤義殊。而常湛一。何以故。照潤潤照故。心亦如是。寂照義分。而體融無二。何以故。照寂寂照故。照寂順體。寂照順用。照自體。名為覺於淨心。體自照。即名為淨心自覺。故言二義一體。此即以無分別智為覺也。淨心從本已來。具此智性。不增不減。故以淨心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淨心為佛性。


如似水靜下。先舉喻。心亦如是下。次法合。淨心從本下。結成淨心名為佛性。從問曰。智慧佛者。至此是第二約覺辨中。初辨智慧佛性竟。

【(卯)二辨報應佛性】


又此淨心自體。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復為淨業所熏。出生報應二佛。故以此心為佛性也。


福德性。出生報佛。通於自他受用。巧用性。出生應佛。具足勝劣形儀。皆繇淨業所熏。此報應佛性。不外於淨心也。

【(卯)三辨出障佛性】


又復不覺滅故。以心為覺。動義息故。說心不動。虛相泯故。言心無相。然此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不覺滅故。說心為覺。亦無所妨也。此就對治出障心體以論於覺。不據智用為覺。


雖復非覺非不覺等。而以不覺滅故。不妨說覺。此果頭法身佛性。不外於淨心也。

【(卯)四辨平等佛性】


又復淨心本無不覺。說心為本覺。本無動變。說心為本寂。本無虛相。說心本平等。然其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本無不覺故。說為本覺。亦無所失也。此就凡聖不二以明心體為如如佛。不論心體本具性覺之用也。


雖復非覺非不覺等。而以本無不覺故。亦不妨說為本覺。此在纏法身佛性。凡聖不二。亦惟一淨心也。已上廣辨佛性中。二約覺辨竟。

【(寅)三釋餘疑四。初釋執性廢修疑。二釋本有不覺疑。三釋自然因緣疑。四釋無明心性疑。(卯)今初】


問曰。若就本無不覺名為佛者。凡夫即是佛。何用修道為。答曰。若就心體平等。即無修與不修。成與不成。 亦無覺與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又復若據心體平等。亦無眾生諸佛與此心體有異。故經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然復心性緣起。法界法門。法爾不壞。故常平等。常差別。常平等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常差別故。流轉五道。說明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以有此平等義故。無佛無眾生為此緣起差別義故。眾生須修道。


此躡上平等法身義而起疑也。答中。先明擬對說覺。則如如佛。但是修之所顯。非是修之所成。次明平等不礙差別。繇有平等差別二義。方成心性緣起法界法門。平等。則六而常即。差別。則即而常六。知平等故。不生退屈。知差別故。不生上慢也。

【(卯)二釋本有不覺疑】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答曰。若心體本有不覺者。聖人證淨心時。應更不覺。凡夫未證。得應為覺。既見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不名為覺。故定知心體本無不覺。問曰。聖人滅不覺故。得自證淨心。若無不覺。云何言滅。又若無不覺。即無眾生。答曰。前已具釋心體平等。無凡無聖。故說本無不覺。不無心性緣起。故有滅有證。有凡有聖。又復緣起之有。有即非有。故 言本無不覺。今亦無不覺。然非不有。故言有滅有證。有凡有聖。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證知平等之體也。


前問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將謂真心全體不覺。故以無明滅時應無真心答之。此問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將謂真心具有不覺覺與不覺。二體并存。故以聖應不覺凡夫應覺答之。次復躡起一問。意謂聖已滅不覺故。應無更起不覺之理。然因中若無不覺。何須言滅。又既無不覺。何名眾生。答中共有三番釋疑。初一番約心體說平等。約緣起說差別。次一番單約緣起中。即具平等差別二義。第三番明平等中差別之繇。繇於違順二用。而體實平等也。

【(卯)三釋自然因緣疑】


問曰。心顯成智者。為無明盡故。自然是智。為更別有因緣。答曰。此心在染之時。本具福智二種之性。不少一法。與佛無異。但為無明染法所覆。故不得顯。用後得福智二種淨業所熏。故染法都盡。然此淨業除染之時。即能顯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謂相好依報。一切智等。智體自是真心性照之能。智用由熏成也。


問中具有雙計。自然是智。即計自然。別有因緣。即計因緣。答中二番雙破。初云本具福智二性。即非因緣。染覆不顯。即非自然。次云二種淨業所熏。即非自然。顯彼二性令成事用。即非因緣也。體是性照之能。用由熏成。可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超諸戲論者矣。

【(卯)四釋無明心性疑】


問曰。心顯成智。即以心為佛性。心起不覺。亦應以心為無明性。答曰。若就法性之義論之。亦得為無明性也。是故經言。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也。


智如水。無明如冰。水以溼為性。冰亦以溼為性。若知溼性無二。則水與冰。徒有名字。惟溼為實性耳。然就取用義強。但云水溼可耳。何必言冰溼哉。又既知冰性元溼。則決不離冰覓水。亦決不執冰為水矣。已上釋佛性竟。

【(子)四釋法身】


問曰。云何名此心以為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為義。身以依止為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故為一切染法 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染法。即此心性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二種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以為法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為子時阿黎耶識也。依熏現法之能。與所現之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黎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也。然此阿黎耶中。即有二分。一者染分。即是業與果報之相。二者淨分。即是心性及能熏淨法。名為淨分。以其染性即是淨性。更無別法故。由此心性為彼業果染事所依。故說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也。又此心體雖為無量染法所覆。即復具足過恒河沙數無漏功德法。為無量淨業所熏故。此等淨性。即能攝持熏習之氣。復能依熏顯現諸淨功德之用。即此恒沙性淨功德。及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并所持所現二種淨用。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為法身也。


答中先明隨染法身。後明隨淨法身。中乃具明染淨二分。性元非二。以結前起後也。染法淨法。俱名為法。以俱有功能故。俱名為身。以俱為依止故。以此心性能持能現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染淨二 法。與心不一不異故。能持即業識種子。能現即業識現行。所持即染法種子。所現即染法現行。種不是現。現不是種。能不是所。所不是能。故言不一。離心無種。離心無現。離心無能。離心無所。故言不異。既法法皆心。故心是法身也。能持持於所持之氣。即是種子。故名子時阿黎耶識。氣者。氣類也。能現現於所現之相。即是現行。故名果報阿黎耶識。相者。相狀也。現行亦熏種子。種子亦熏現行。約熏現義。名為種子。約熏種義。名為現行。故曰體一用異。已上但約隨染明法身也。然阿黎耶中。不惟具足染分。亦復具足淨分。以染淨二性更無別法。染性即淨性故。但迷時則為業果染事所依。妄成二死。悟時顯發無漏性功德法。具足淨用耳。淨法種現互熏。例前可知。

【(子)五釋如來藏】


問曰。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答曰。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復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淨心。并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緣起。自之為來。此 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為無名殼。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故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爾。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是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又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又復經言。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而生也。故染淨平等。名之為如。能生染淨。目之為來。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


能藏、所藏、能生。并是藏義。能藏。雙約在纏出纏言之。所藏。單約在纏言之。能生。直約現前一念言之。文并易知。

【(子)六釋法界】


問曰。云何復名淨心以為法界。答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諸法。故言法界。

【(子)七釋法性】


問曰。云何名此淨心以為法性。答曰。法者。一切法。性者。體別義。以此淨心有差別之性。故能與諸法作體也。又性者。體實不改義。以一切法。皆以此心為體。諸法之相。自有生滅。故名虛妄。此心真實不改不滅。故名法性也。


初一釋。約不變隨緣差別。次一釋。約隨緣不變真實性也。

【(癸)三結成】


其餘實際實相等。無量名字。不可具釋。上來釋名義竟。


實者。真實。際者。邊際。心外無法。法唯是心。無邊際故。名為實際。無妄想故。名為實相。等者。當餘法住法位。及中實理心。一實境界等諸名字也。

【(壬)三辨體狀二。初標科略指。二依科廣釋。(癸)今初】


次出體狀。所言體狀者。就中復有三種差別。一舉離相以明淨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雖復三種差別。總唯辨此淨心體狀也。


復有三別等。是標科。總唯辨此句。是略指也。或問。何意三種差別以辨淨心體狀。答曰。淨心體狀。不可名言。諸相即是非相。故明離相。若計有相可離。則非不異。若計相即是心。又非不一。今言不一不異。即是離於一異相也。然雖離一異相。不得再計 非一非異之相。須知淨心不一不異。而一亦淨心。異亦淨心。約一。即是如實空義。約異。即是如實不空義也。以此三義求之。而淨心體狀。庶可會矣。

【(癸)二依科廣釋三。初舉離相以明淨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子)初中二。初正明淨心離相。二巧示順入方便。(丑)今初】


第一明離相者。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真如心也。自性圓融。體備大用。但是自覺聖智所知。非情量之能測也。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何以故。心體離名相故。體既離名。即不可設名以談其體。心既絕相。即不可約相以辨其心。是以今欲論其體狀。實亦難哉。唯可說其所離之相。反相滅相而自契焉。所謂此心從本已來。離一切相。平等寂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亦有相。非亦無相。非去來今。非上中下。非彼非此。非靜非亂。非染非淨。非常非斷。非明非暗。非一非異等。一切四句法。總說。乃至非一切可說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說不可念法。何以故。以不可說不可念。對可說可念生。非自體法故。即非淨心。是故但知所有可說可念不可說 不可念等法。悉非淨心。但是淨心所現虛相。然此虛相各無自實。有即非有。非有之相。亦無可取。何以故。有本不有故。若有本不有。何有非有相耶。是故當知。淨心之體。不可以緣慮所知。不可以言說所及。何以故。以淨心之外。無一法故。若心外無法。更有誰能緣能說此心耶。是以應知所有能緣能說者。但是虛妄不實故有。考實無也。能緣既不實故。所緣何得是實耶。能緣所緣皆悉不實故。淨心既是實法。是故不以緣慮所知也。譬如眼不自見。以此眼外。更有他眼能見此眼。即有自他兩眼。心不如是。但是一如。如外無法。又復淨心不自分別。何有能分別取此心耶。而諸凡惑分別淨心者。即如癡人大張己眼。還覓己眼。復謂種種相貌是己家眼。竟不知自家眼處也。是故應知有能緣所緣者。但是己家淨心。為無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己性。即妄生分別。於己心外建立淨心之相。還以妄想取之以為淨心。考實言之。所取之相。正是識相。實非淨心也。


自性圓融。則不可以諸相取。體備大用。又不可以寂滅求。所離之相。謂四句百非。反相。謂即流以尋源。滅相。謂停波以得水也。眼不自見。猶有他眼能 見我眼。心不自知。更無他心能知我心。以凡屬方隅形相。皆是妄想所取。即更擬一無方隅無形相者。以為淨心之相。亦是妄想所取。不過俱屬識情分別之相。決非淨心故也。餘文易知。

【(丑)二巧示順入方便】


問曰。淨心之體。既不可分別。如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作此知已。當觀一切諸法。一切緣念有即非有。故名隨順。久久修習。若離分別。名為得入。即是離相體證真如也。此明第一離相以辨體狀竟。


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譬如知波是水也。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譬如波浪不息。說為背水之正性也。作此知已。是從名字起觀行。當觀一切諸法等。是從觀行入相似。久久修習。若離分別等。是繇相似入分真。圓頓止觀之要。盡在是矣。

【(子)二舉不一不異以證法性】


次明不一不異以辨體狀者。上來雖明淨心離一切分別心及境界之相。然此諸相。復不異淨心。何以故。此心體雖復平等。而即本具染淨二用。復以無始無 明妄想熏習力故。心體染用依熏顯現。此等虛相無體。唯是淨心。故言不異。又復不一。何以故。以淨心之體。雖具染淨二用。無二性差別之相。一味平等。但依熏力所現虛相。差別不同。然此虛相有生有滅。淨心之體常無生滅。常恆不變。故言不一。此明第二不一不異以辨體狀竟。


先明不異。則不於相外別覓淨心。如全水成波。則全波即水也。次明不一。則不計差別之相以為淨心。如波雖生滅。不可謂水有生滅也。

【(子)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二。初明空義。二明不空義。雖云二種如來藏。祇是一體具二義耳。以其隨緣即不變故。十界染淨諸法性自非有。名為空如來藏。以其不變能隨緣故。具足染淨性相。一異難思。名不空如來藏。體實非空非不空。故能雙照空與不空。(丑)初中二。初正明空。二問答遣疑。(寅)今初】


次明第三二種如來藏以辨體狀者。初明空如來藏。何故名為空耶。以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如以巾望 兔。兔體是無。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現。所現之兔。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染淨二業。幻力所熏。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經言。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復經言。五陰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彼如幻。又復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此等經文。皆據心體平等。以泯染淨二用。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也。


以平等心。會差別法。但有平等之體。元無差別之實。名之為空。猶大佛頂經所謂一非一切非。十界俱非。非但空也。

【(寅)二問答遣疑五。初遣眾生現有疑。二遣何因迷妄疑。三遣無明有體疑。四遣能熏為體疑。五遣因果一異疑。(卯)今初】


問曰。諸佛體證淨心。可以心體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說為非有。眾生既未證理。現有六道之殊。云何故耶。答曰。真智真照。尚用即常寂。說之為空。況迷闇妄見。何得不有。有(疑衍一有字)即非有。

【(卯)二遣何因迷妄疑】


問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見有。何為不得無迷而橫起迷。空華之喻。於此宜陳。


無迷而橫起迷。所謂迷本無因者也。既無華而妄見有華。亦可例知。無勞而妄瞪成勞矣。

【(卯)三遣無明有體疑】


問曰。諸餘染法。可言非有。無明即是染因。云何無耶。答曰。子果二種無明。本無自體。唯以淨心為體。但因熏習因緣。故有迷用。以心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麥。本無自體。唯以微塵為體。但以種子因緣。故有粟麥之用。以塵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塵。無明亦爾。有即非有。

【(卯)四遣能熏為體疑】


問曰。既言熏習因緣故有迷用。應以能熏之法。即作無明之體。何為而以淨心為體。答曰。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如似麥子但能生果。體自爛壞。歸於微塵。豈得春時麥子。即自秋時來果也。若得爾者。劫初麥子。今仍應在。過去無明。亦復如是。但能熏起後念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後念無明也。若得爾者。無明即是常法。非念念滅。 既非常故。即如燈燄。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淨心為空如來藏也。


能熏指過去子果二種無明。無明指現在子果二種無明也。餘文可知。

【(卯)五遣因果一異疑】


問曰。果時無明。與妄想為一為異。子時無明。與業識為一為異。答曰。不一不異。何以故。以淨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動。又復若無無明。即無業識。又復動與不覺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異也。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過去果時無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也。動者自是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為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此是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不異也。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者。無明自是不了知義。從子時無明生。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別之義。從業識起。故即以彼業識為因。是故無明妄想不一。復以意識不了境虛。故即妄生分別。若了知虛。即不生妄執分別。又復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無明。又復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 故不異。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以是義故。二種無明是體。業識妄想是用。二種無明自互為因果。業識與妄想亦互為因果。若子果無明互為因者。即是因緣也。妄想與業識互為因者。亦是因緣也。若子時無明起業識者。即是增上緣也。果時無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緣也。上來明空如來藏竟。


答中先明不一不異義。次明體用因果及因緣增上緣義。以此諸義。惟依一心虛妄建立。有即非有。故得結成空如來藏也。子時無明與業識。先明不異。次明不一。果時無明與妄想。先明不一。次明不異。繇根本無明。得有業識之用。繇枝末無明。得有妄想之用。故以二種無明為體也。繇子時無明。得生果時無明。復繇果時無明。熏成子時無明。故二種自互為因果。名親因緣。繇業識得起妄想。復繇妄想熏成業識。故二種亦互為因果。亦名親因緣。若子時無明起業識。果時無明起妄想。但是異法相成。祇名增上緣也。

【(丑)二明不空義。猶大佛頂經所謂一即一切。即十界俱即。非偏假也。文為二。初總立諸科。二隨科各釋。(寅)今初】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第一明染淨二法中。初明淨法。次明染法。初明淨法中。復有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

【(寅)二隨科各釋即為二。初明具染淨法。二明藏體一異。(卯)初中二。初明淨法。二明染法。(辰)初又二。初明具足無漏性功德。二明具足出障淨法。(巳)今初】


第一具無漏性功德者。即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具有過恆沙數無漏性功德法。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淨心具有此性淨法。故名不空。


起信論云。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有動。非真識知。非常非樂。非我非淨。心性無動。即真實識知等義。此性淨法。不約德用言也。

【(巳)二明具足出障淨法二。初明果性惟心所具。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午)今初】


第二具出障淨德者。即此淨心。體具性淨功德。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此義云何。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熏於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果德三種大智慧也。復以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熏於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相好報也。然此果德之法。雖有相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

【(午)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


問曰。能熏淨業。為從心起。為心外別有淨法。以為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義云何。謂所聞教法。悉是諸佛菩薩心作。諸佛心菩薩心眾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復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於果德。故果復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為教。乃至一心為果。更無異法也。以是義故。心體在凡之時。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性者。設復熏之。德用終不顯現也。如世真金。本有器朴之 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椎鍜而加。故器朴等用不現。後加以鉗椎。朴器成器次第現也。若金本無朴器成器之性者。設使加以功力。朴用成用終難顯現。如似壓沙求油。鑽冰覓火。鍜冰為器。鑄木為瓶。永不可成者。以本無性故也。是故論言。若眾生無佛性者。設使修道。亦不成佛。以是義故。淨心之體。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是故此德。唯以一心為體。一心具此淨德。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


能熏所熏。若果若因。無不以一心為體。心具此德。故名不空。

【(辰)二明染法二。初立科。二各釋。(巳)今初】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復有二種差別。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

【(巳)二各釋二。初明具染性。二明具染事。(午)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未)今初】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雖復平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經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即是能生生死。又復經言。即是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即是能作生死也。


從此有彼。名之為生。舉體成彼。名之為作。如水生波。舉體作波也。

【(未)二釋疑七。初釋性不可轉疑。二釋兩性相違疑。三釋兩業起滅疑。四釋性不相除疑。五釋互論相違疑。六釋本末同滅疑。七釋相違不熏疑。(申)今初】


問曰。若心體本具染性者。即不可轉凡成聖。答曰。心體若惟具染性者。不可得轉凡成聖。既并具染淨二性。何為不得轉凡成聖耶。

【(申)二釋兩性相違疑】


問曰。凡聖之用。既不得并起。染淨之性。何得雙有耶。答曰。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壞。但以染業薰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淨業熏淨性故。即涅槃之用現矣。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淨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後不俱。是以染熏息故。稱曰轉凡。淨業起故。說為成聖。然其心體二性。實無成壞。是故就性說故。染淨并具。依熏 論故。凡聖不俱。是以經言。清淨法中。不見一法增。即是本具性淨。非始有也。煩惱法中。不見一法減。即是本具性染。不可滅也。然依對治因緣。清淨般若轉勝現前。即是淨業熏。故成聖也。煩惱妄想盡在於此。即是染業息。故轉凡也。

【(申)三釋兩業起滅疑】


問曰。染業無始本有。何由可滅。淨業本無。何由得起。答曰。得諸佛真如用義熏心故。淨業得起。淨能除染故。染業即滅。

【(申)四釋性不相除疑】


問曰。染淨二業。皆依心性而起。還能熏心。既并依性起。何得相除。答曰。染業雖依心性而起。而常違心。淨業亦依心性而起。常順心也。違有滅離之義。故為淨除。順有相資之能。故能除染。法界法爾。有此相除之用。何足生疑。

【(申)五釋互論相違疑】


問曰。心體淨性。能起淨業。還能熏心淨性。心體染性。能起染業。還能熏心染性故。乃可染業與淨性不相生相熏。說為相違。染業與染性相生相熏。應云相順。若相順者。即不可滅。若染業雖與染性相順。由與淨 性相違故得滅者。亦應淨業雖與淨性相順。由與染性相違故亦可得除。若二俱有違義故。雙有滅離之義。而得存淨除染。亦應二俱有順義故。并有相資之能。復得存染廢淨。答曰。我立不如是。何為作此難。我言淨業順心故。心體淨性即為順本。染業違心故。心體染性即是違本。若偏論心體。即違順平等。但順本起淨。即順淨心不二之體。故有相資之能。違本起染。便違真如平等之理。故有滅離之義也。

【(申)六釋本末同滅疑】


問曰。違本起違末。便違不二之體。即應并有滅離之義也。何故上言法界法爾具足二性。不可破壞耶。答曰。違本雖起違末。但是理用。故與順一味。即不可除。違末雖依違本。但是事用。故即有別義。是故可滅。以此義故。二性不壞之義成也。問曰。我仍不解染用違心之義。願為說之。答曰。無明染法。實從心體染性而起。但以體闇故。不知自己及諸境界從心而起。亦不知淨心具足染淨二性。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為違。智慧淨法。實從心體而起。以明利故。能知己及諸法皆從心作。復知心體具足染淨二性。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稱理而知故。名 之為順。如似窮子。實從父生。父實追念。但以癡故。不知己從父生。復不知父意。雖在父舍。不認其父。名之為違。復為父誘說。經歷多年。乃知己從父生。復知父意。乃認家業。受父教勅。名之為順。眾生亦爾。以無明故。不知己身及以諸法悉從心生。復遇諸佛方便教化故。隨順淨心。能證真如也。


違本。即染性。違末。即染事也。染性是理用。即與淨性體融一味。故不可除。染事是事用。招感生死。故須滅除。窮子喻無明染性。父喻本覺真心。諸佛先證我之真心。即是同體之父。方便教化令順淨心。則無明轉為智慧。即染性而成淨性。但除染事。不除染性明矣。

【(申)七釋相違不熏疑】


問曰。既說無明染法與心相違。云何得熏心耶。答曰。無明染法。無別有體。故不離淨心。以不離淨心故。雖復相違。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違木體而上騰。以無別體。不離木故。還燒於木。後復不得聞斯譬喻。便起燈爐之執也。此明心體具足染性。名為不空也。


木喻淨心。炎喻無明染法。燒木喻還熏淨心。借喻本欲明理。執喻便成戲論。故誡令不得起執。謂燈爐出火。何故不燒燈爐。

【(午)二明具染事】


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為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子。依此種子。現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果。即是染事也。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等。雖有相別顯現。說之為事。而悉一心為體。悉不在心外。以是義故。復以此心為不空也。譬如明鏡所現色像。無別有體。唯是一鏡。而復不妨萬像區分不同。不同之狀。皆在鏡中顯現。故名不空鏡也。是以起信論言。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以此驗之。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空如來藏也。上來明具足染淨二法以明不空義竟。

音釋

瞪(徐庚切直視也)麥(莫獲切)爛(瀾去聲)椎(直追切鐵椎也)鍜(丁貫切)鉗(其淹切)鑽(借官切穿也)鑄(音註銷金成器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終


--------------------------------------------------------------------------------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80
注冊日期 : 2010-11-19

http://qa0213.888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