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靜坐的方法---- 完結篇
禪修靜坐的方法---- 完結篇
4、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是一切有生命的物體所共有的特性,乃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重要區別的所在。造化到了人類,新陳代謝更是最基本的生理活動。只是人類的身體結構,已變得極端複雜,新陳代謝所需要的養料與氧氣,都必須經過一套極複雜的過程,方才到達於組織;而組織中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必須經過極複雜的過程,方輸出於體外。
人體排洩的廢物,也不外乎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固體、液體從大小便及皮膚汗孔排出,氣體則由肺部及口鼻排出,而以氣體尤為重要。上文所舉的血液循環及呼吸,就是完成新陳代謝的輔助活動,而中樞神經系統更是保證新陳代謝作用在各種過程能夠順利進行所必需。
新陳代謝過程分為兩方面:一是組織代謝,包括身體組織的建設與修補及能量原料的儲藏,而未成年的人發育沒有完全,建設方面多;已成年的人發育完全,則修補方面多。二是分解代謝,包括組織的分解及能量原料的分解,無論那一種分解,都要產生動能、熱能。熱能產生後,一部分用來維持體溫,多餘的就迅速放散於體外。
這樣說來,新陳代謝的過程,它包括兩種相連續而不可分的步驟:一是組織或養料的合作與分解;二是能量的產生與利用及放散。這新陳代謝,使我們全身的細胞,舊的時時刻刻在分解,新的時時刻刻在產生。據生理學者估計,一箇人的細胞,不斷的在那裡更換,經歷七箇年頭,實際上已經另換了一箇身體。我們祗要對鏡看看自己的面孔,青年與幼年不一樣,中年與青年又不一樣,至老年更不一樣,就可證明新陳代謝暗中在更換我們的身體,我們卻一點不知道,真是太呆了。
靜坐能使中樞神經寧靜,完成它的指揮功能,使血液循環優良,呼吸調整,幫助新陳代謝作用,這效力是極大的。
癸、後語
子、編著本書的因緣
我在民國初年,在中學讀書,每於夜闌人靜的時候,即下帳在床上靜坐,並以「因是子靜坐法」做靜坐的指南針。民國八年入北京大學肄業,也常常修習靜坐,後來聽到梁漱溟先生說:因是子的靜坐法是外道思想,不可學步。我從此信心動搖,不再靜坐。
到了民國十一年閱讀「因是子靜坐法續編」,才明白梁先生所批評因是子的思想只限於靜坐法的前編,而續編就和前編內容截然不同。續編是依據小止觀及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而作,完全是大乘佛法。
惜我因為在求學時代,功課繁忙,不能專心修習,一曝十寒,到了大學畢業後,混身社會,亦復如是,靜坐工夫雖沒有間斷,然成就極微。民國三十九年,卜居臺灣秀峰山麓,宗慈航曹洞正脈四十七世古開禪師研習群經。聽講時多以筆記
。今從筆記中拾取材料多種,參照楞嚴經、解深密經、圓覺經、憨山大師遺著、虛雲恩師老和尚法語,旁及因是子靜坐法續編,附以己意,來編述這篇靜坐須知,恭呈慈師核閱。慈師說這篇東西寫得很好,正合需要,因為有許多人常常來山問靜坐的方法。這就是我編著本書的因緣。
丑、編著本書的希望
我常常想:身如同飯碗茶杯等物一樣,飯碗是我用來盛飯的,茶杯是我用來裝茶的,既然為我所用,我就應當好好保護它,不可令其損壞。但是如果失手被我自己或他人打破了,也就算了,不必悲傷。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假合,一生即壞。世界有成住壞空,根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異滅,這四相是不能倖免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我身也同飯碗茶杯一樣,我用我身聞法、持咒、念聖號、做善事,我就應當好好保護我身,不可令其毀傷。能維持多少年的壽命,就應當儘量維持。不過如果遭遇意外的損壞,竟至壽命夭折,也不必難過。
有些人遇到不如意的逆境,如失官呀、失財呀、失戀呀、失學呀,走投無路,就去自殺。這是對於己身最下等的策略,也是因為沒有研究佛學而養成消極的人生觀。佛學是積極的,是向上的,凡是真正研究佛學的人,他的思想是進步,他的生活是愉快,他的工作是積極,他的人生觀沒有一天不是克服環境的,那裡有什麼自殺呢?
孟子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勸失意的人要再接再厲,不可消極,更不可自殺。修習靜坐法最小的功效是保護我身,最大的功效是成佛。護身是馬上見效的,真正修習靜坐法的人,生命活到百歲開外,是一件極平常的事。至於成佛,雖不能即身而成,但決定可以一天接近一天佛的階梯。現在我把四點希望寫在下面:
一、希望莫作是念
前面我已經說過,希望靜坐的人,不要不用功夫,不要用錯了功夫,一門深入,正道前進,但不可作是念。所謂作是念,就是說在最大和最小功效中,常常想求速效,結果「欲速則不達」。六祖開示慧明和尚說:「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就是在不作是念中,而獲得大成就,至於小成就更不必說了。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一個希望。
二、希望不要執著
修習靜坐工夫,有的從念佛法門下手,有的從參禪法門下手,法門雖不一,然不可執著知見為得法。我常常看見許多修行的人執著一個法門是唯一成佛的途徑,而修習參禪法門的人,牢牢執著參話頭,而不知終日是在話尾上用工夫,散亂昏沈,一無所成。
解深密經說:「見有所得求免難,若謂此見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道,譬如大地與虛空。」這個頌語,是顯見所得的過失。謂修瑜伽行者,如依止觀推尋見有所得,而即執著此見為所得法,以為得到什麼了,那要求解脫,免生死苦,不特很難,且也無有是處,所以說是很難。
同時,與己所修的妙瑜伽道,也相距甚遠,其去遠的程度,如大地之與虛空的相距一樣。可見執著之害,是修習靜坐法的一重大障礙,希望永永斷除。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二個希望。
三、希望要立大志
我們凡夫住在三界九地,是不能了脫生死的,如果要想了脫生死,必須超出三界九地。而超出三界九地以後,又有只斷分段生死的阿羅漢,和兼斷變易生死菩薩和佛之分。怎樣叫做三界九地,和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呢?示圖如下,加以說明:
┌欲界 ┐ ┌1———五趣雜居地———欲界
│ │ │2初禪—離生喜樂地 ┐
│ │ │3二禪—定生喜樂地 ├色界
│ │ │4三禪—離喜妙樂地 │
三界 ┤色界 ├九地┤5四禪—捨念清淨地 ┘
│ │ │6———空無邊處地 ┐
│ │ │7———識無邊處地 ├無色界
│ │ │8———無所有處地 │
└無色界┘ └9———非想非非想處地┘
靜坐的人,如果工夫深了,到了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地,可以經過八萬四千劫。但仍在三界之內,八萬四千劫以後,還是要從無色界落下來。
分段生死,即輪迴生死,即進化生死。凡夫有分段和變易兩種生死,阿羅漢只斷除了分段生死,菩薩漸漸斷變易生死,佛則無生無死。
看了上面這兩個圖表,就可明白志願的大小。志願小的人,雖然入了非非想定,八萬四千劫以後,還是要墜落;縱然證了阿羅漢果,也還有變易生死。希望修習靜坐的人,立志要大。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三個希望。
四、希望賢達指教
我是一個才疏學淺專誠研究佛學的人,不敢存一毫知見。編著這本書,一方面是想使學者得到一個方便,一方面是想就教於各方賢達,得到一個啟示,以備再版時加以改正或補充。真正修習靜坐法功行已深,成效已著的無學者,當然是捨而不取。
好像過渡一樣,渡過了,渡船就可不要。金剛經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釋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卻說不會說到一個字。我今編著這部書,也無非是一些葛藤,因為坐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
所以我希望各方賢達,多多指教。這是我編著本書第四個希望。
我編著本書脫稿的前夕,曾參謁臺灣圓覺寺玄妙法師。蒙開示:「靜坐用念佛法門是有,用參禪法門是空。」我聽了這個開示,深信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能達到靜坐的目的。這可說是本書所採取的中心思想。
選自般若文海 蘇芬居士著作 靜坐須知
新陳代謝是一切有生命的物體所共有的特性,乃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重要區別的所在。造化到了人類,新陳代謝更是最基本的生理活動。只是人類的身體結構,已變得極端複雜,新陳代謝所需要的養料與氧氣,都必須經過一套極複雜的過程,方才到達於組織;而組織中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必須經過極複雜的過程,方輸出於體外。
人體排洩的廢物,也不外乎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固體、液體從大小便及皮膚汗孔排出,氣體則由肺部及口鼻排出,而以氣體尤為重要。上文所舉的血液循環及呼吸,就是完成新陳代謝的輔助活動,而中樞神經系統更是保證新陳代謝作用在各種過程能夠順利進行所必需。
新陳代謝過程分為兩方面:一是組織代謝,包括身體組織的建設與修補及能量原料的儲藏,而未成年的人發育沒有完全,建設方面多;已成年的人發育完全,則修補方面多。二是分解代謝,包括組織的分解及能量原料的分解,無論那一種分解,都要產生動能、熱能。熱能產生後,一部分用來維持體溫,多餘的就迅速放散於體外。
這樣說來,新陳代謝的過程,它包括兩種相連續而不可分的步驟:一是組織或養料的合作與分解;二是能量的產生與利用及放散。這新陳代謝,使我們全身的細胞,舊的時時刻刻在分解,新的時時刻刻在產生。據生理學者估計,一箇人的細胞,不斷的在那裡更換,經歷七箇年頭,實際上已經另換了一箇身體。我們祗要對鏡看看自己的面孔,青年與幼年不一樣,中年與青年又不一樣,至老年更不一樣,就可證明新陳代謝暗中在更換我們的身體,我們卻一點不知道,真是太呆了。
靜坐能使中樞神經寧靜,完成它的指揮功能,使血液循環優良,呼吸調整,幫助新陳代謝作用,這效力是極大的。
癸、後語
子、編著本書的因緣
我在民國初年,在中學讀書,每於夜闌人靜的時候,即下帳在床上靜坐,並以「因是子靜坐法」做靜坐的指南針。民國八年入北京大學肄業,也常常修習靜坐,後來聽到梁漱溟先生說:因是子的靜坐法是外道思想,不可學步。我從此信心動搖,不再靜坐。
到了民國十一年閱讀「因是子靜坐法續編」,才明白梁先生所批評因是子的思想只限於靜坐法的前編,而續編就和前編內容截然不同。續編是依據小止觀及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而作,完全是大乘佛法。
惜我因為在求學時代,功課繁忙,不能專心修習,一曝十寒,到了大學畢業後,混身社會,亦復如是,靜坐工夫雖沒有間斷,然成就極微。民國三十九年,卜居臺灣秀峰山麓,宗慈航曹洞正脈四十七世古開禪師研習群經。聽講時多以筆記
。今從筆記中拾取材料多種,參照楞嚴經、解深密經、圓覺經、憨山大師遺著、虛雲恩師老和尚法語,旁及因是子靜坐法續編,附以己意,來編述這篇靜坐須知,恭呈慈師核閱。慈師說這篇東西寫得很好,正合需要,因為有許多人常常來山問靜坐的方法。這就是我編著本書的因緣。
丑、編著本書的希望
我常常想:身如同飯碗茶杯等物一樣,飯碗是我用來盛飯的,茶杯是我用來裝茶的,既然為我所用,我就應當好好保護它,不可令其損壞。但是如果失手被我自己或他人打破了,也就算了,不必悲傷。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假合,一生即壞。世界有成住壞空,根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異滅,這四相是不能倖免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我身也同飯碗茶杯一樣,我用我身聞法、持咒、念聖號、做善事,我就應當好好保護我身,不可令其毀傷。能維持多少年的壽命,就應當儘量維持。不過如果遭遇意外的損壞,竟至壽命夭折,也不必難過。
有些人遇到不如意的逆境,如失官呀、失財呀、失戀呀、失學呀,走投無路,就去自殺。這是對於己身最下等的策略,也是因為沒有研究佛學而養成消極的人生觀。佛學是積極的,是向上的,凡是真正研究佛學的人,他的思想是進步,他的生活是愉快,他的工作是積極,他的人生觀沒有一天不是克服環境的,那裡有什麼自殺呢?
孟子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勸失意的人要再接再厲,不可消極,更不可自殺。修習靜坐法最小的功效是保護我身,最大的功效是成佛。護身是馬上見效的,真正修習靜坐法的人,生命活到百歲開外,是一件極平常的事。至於成佛,雖不能即身而成,但決定可以一天接近一天佛的階梯。現在我把四點希望寫在下面:
一、希望莫作是念
前面我已經說過,希望靜坐的人,不要不用功夫,不要用錯了功夫,一門深入,正道前進,但不可作是念。所謂作是念,就是說在最大和最小功效中,常常想求速效,結果「欲速則不達」。六祖開示慧明和尚說:「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就是在不作是念中,而獲得大成就,至於小成就更不必說了。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一個希望。
二、希望不要執著
修習靜坐工夫,有的從念佛法門下手,有的從參禪法門下手,法門雖不一,然不可執著知見為得法。我常常看見許多修行的人執著一個法門是唯一成佛的途徑,而修習參禪法門的人,牢牢執著參話頭,而不知終日是在話尾上用工夫,散亂昏沈,一無所成。
解深密經說:「見有所得求免難,若謂此見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道,譬如大地與虛空。」這個頌語,是顯見所得的過失。謂修瑜伽行者,如依止觀推尋見有所得,而即執著此見為所得法,以為得到什麼了,那要求解脫,免生死苦,不特很難,且也無有是處,所以說是很難。
同時,與己所修的妙瑜伽道,也相距甚遠,其去遠的程度,如大地之與虛空的相距一樣。可見執著之害,是修習靜坐法的一重大障礙,希望永永斷除。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二個希望。
三、希望要立大志
我們凡夫住在三界九地,是不能了脫生死的,如果要想了脫生死,必須超出三界九地。而超出三界九地以後,又有只斷分段生死的阿羅漢,和兼斷變易生死菩薩和佛之分。怎樣叫做三界九地,和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呢?示圖如下,加以說明:
┌欲界 ┐ ┌1———五趣雜居地———欲界
│ │ │2初禪—離生喜樂地 ┐
│ │ │3二禪—定生喜樂地 ├色界
│ │ │4三禪—離喜妙樂地 │
三界 ┤色界 ├九地┤5四禪—捨念清淨地 ┘
│ │ │6———空無邊處地 ┐
│ │ │7———識無邊處地 ├無色界
│ │ │8———無所有處地 │
└無色界┘ └9———非想非非想處地┘
靜坐的人,如果工夫深了,到了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地,可以經過八萬四千劫。但仍在三界之內,八萬四千劫以後,還是要從無色界落下來。
分段生死,即輪迴生死,即進化生死。凡夫有分段和變易兩種生死,阿羅漢只斷除了分段生死,菩薩漸漸斷變易生死,佛則無生無死。
看了上面這兩個圖表,就可明白志願的大小。志願小的人,雖然入了非非想定,八萬四千劫以後,還是要墜落;縱然證了阿羅漢果,也還有變易生死。希望修習靜坐的人,立志要大。這是我編著本書第三個希望。
四、希望賢達指教
我是一個才疏學淺專誠研究佛學的人,不敢存一毫知見。編著這本書,一方面是想使學者得到一個方便,一方面是想就教於各方賢達,得到一個啟示,以備再版時加以改正或補充。真正修習靜坐法功行已深,成效已著的無學者,當然是捨而不取。
好像過渡一樣,渡過了,渡船就可不要。金剛經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釋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卻說不會說到一個字。我今編著這部書,也無非是一些葛藤,因為坐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
所以我希望各方賢達,多多指教。這是我編著本書第四個希望。
我編著本書脫稿的前夕,曾參謁臺灣圓覺寺玄妙法師。蒙開示:「靜坐用念佛法門是有,用參禪法門是空。」我聽了這個開示,深信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能達到靜坐的目的。這可說是本書所採取的中心思想。
選自般若文海 蘇芬居士著作 靜坐須知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