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門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禪修靜坐的方法(22)

向下

禪修靜坐的方法(22) Empty 禪修靜坐的方法(22)

發表  Admin 周四 12月 16, 2010 9:55 am

五、靜坐前調和五事

1、總述方便

依據佛教八大宗派之天台修習禪定—靜坐—止觀法門,分為兩個步驟:初為方便修;次為正修。方便修有二十五種,正修則有「十乘觀法」。二十五種方便修習,如果說都是正修前的調和預備工夫,亦無不可。二十五方便法,分為五科,每一科復有五種,如第一科共五緣,第二科訶(貶斥)五欲,第三科棄五蓋,第四科調五事,第五科行五法。今為節省時間起見,除詳敘第四科調五事外,餘皆從略。待有機會,當再作詳細進一步的研究。

調和,即均調和合,如煮菜然,如果菜是菜,油是油,鹽是鹽,各各獨立,則菜淺而無味,不成其為佳肴美味了。又如水泥、鋼筋、水、砂石,若不均調和合,各自獨立,則不能有工程建築上之完成。又如陶師,欲造各種瓷器,必須先要善巧調泥,使它不硬不軟,然後可上模型而成器皿。習靜坐的人,也是如此,必須善調飲食、睡眠、身體、氣息和精神五事,使其和合適中,則功夫易進。若果有一不調適,則諸多妨礙,功夫難進,所學難以成就。

2、別說調和五事

A、調食,分二:食的定義、食的分類

食的定義:印度古文稱食為「阿賀羅」(Ahara),意義是總說增益身、心者。「毗婆沙論」說的很明白:「食於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時能除飢渴,(能除飢渴是食的事實);二、消化已,資根及大。」食物除能充飢解渴外,食了之後,經過腸胃消化了,還要有營養價值,資益根—五官器神經—身及四大—地水火風(髮毛爪骨鐵石灰質等屬地大,痰吐便淚血液水分等屬水大,熱能熱量屬火大,呼吸動轉屬風大,這又是一事實)。所以吾人對於飲食,不單是充飢止渴而已,還要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飲食,才可稱為食事。這是食的定義。食物於身心,無異於汽油之於汽車,車無油無法開車,人無食亦無法生存與工作。

食的分類:我曾經看見歐洲人所寫的一本書,內中提到世界最會食的國家。當他尚未發現我們中國之前,以為法國人是世界第一最會弄飲食的國家。等到他發現我們中國後,他認為全球最講究飲食的莫過於中國人,而中國人中最好吃而又會弄飲食的,莫過於廣東人了。粵人飲食種類之多,名目之繁,花樣之巧,真是罄南山之竹,也寫之不盡。

佛學把食分為世間與出世間兩大類,共為九種。

一、段食:又名摶食,即分段分時分頓咬碎而食者,以香、味、觸(色)三者為體,即吾人尋常分三頓或四頓的食物,皆名段食,總包括世界人類一切飲食在內。

二、觸食:即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膚覺等)意(第六感覺)等六式,觸對(接觸)適意順情可愛之境界而生喜樂,以長養資益身心的。如眼之於美色、觀劇、搓麻將、看小說而不眠不食,亦不感覺飢餓等;耳之於音樂,鼻之於美香等是。

三、思食:意識思念好美之事而生喜樂,資益身心的,如望梅止渴,即屬思食。這是專指與第六意識相應的思心所,於可意的境界而生希望,意思資潤,諸根增長。如唯識論引印度昔有一故事:說很久前,一地遭旱災絕糧,草木皆食盡,一對夫妻與一小兒,已七日未曾覓得食物,欲往外覓食,而無法將小孩攜往,只好於廚房梁上懸一沙囊(袋內裝的是沙子),偽稱是米,對小兒說:這梁上袋內盛的是米,等爸媽出去買菜回來,即煮飯與你食,於是小兒晝夜懸望此一沙袋,以為父母回來,即可取下煮飯食。延至七日(已飢二七),小兒仍活如故。誰知父母返來,仍無飲食以食其兒,然良心上又不能再騙,故直告小兒說:此梁上囊內所懸者是沙而非米。小兒聞是沙,心已絕望,立即死去。足見思—希望—亦可維持生命,與飲食相等。

四、識食:識即心理—精神。吾人若精神死去,縱有飲食,亦無能支持生命。佛學認地獄眾生及無色星球上的人,均無飲食,而彼等仍能維持生命者,皆以識資持命根故也。(以上四種為世間食。)

五、禪悅食:修禪定的人,得了禪定三昧之樂,資益身心者,如前說一僧人曾入定一百年而身不壞者,即以禪悅為食以養身心故也。

六、法喜食:修法的人,聞法生歡喜,資慧命養身心者。

七、願食:修行人發誓願而持身,修習前行者。

八、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善根,而不忘失,以資益慧命者。

九、解脫食:修行人,斷除煩惱,得證不生不滅涅槃之樂而長養身心者。(此五為出世間食。九食詳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一卷。)

佛學說飲食的定義與分類法,超過了現代科學。目前的科學,只向外發展,極力想辦法去如何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宰割物資,而於日用本身之心理、情感和欲望,卻毫無辦法。所以今日人類的思想、心靈實在太不衛生、太不健康了。想要身體長壽,可求之科學家的衛生醫藥之學;而欲人類思想與心理健康長壽,則非佛學莫屬了。

總之,飲食原欲資身益神,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塞閉而不通,使心悶窒,坐立不安。若食過少,則營養不足,身體羸□,心懸如掛鐘,意慮不固。此二者皆非得正定靜坐之道。若食穢觸之物,會令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夙疾,反使四大違和。所以修禪定—靜坐的人,對于飲食,必須審慎調和。佛經說:「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可見飲食於人生,何等重要!

B、調睡眠

睡眠,印度古文名「捨以哆」(Sayrta),使心理昏沈暗昧而失知覺的意思。意識惛熟曰睡,五識(視、聽、嗅、味、膚等五覺)闇冥,放恣肢體,委臥不動回眠。佛學中稱此為十纏中之睡眠纏;五蓋中名睡眠蓋。五欲中有睡眠欲,四不定法之一,五十一個心所中之一個。因它來了,就叫人不能自主,不能自在。「發覺淨心經」裡邊說睡眠有二十種過患。佛陀教誨弟子,認睡眠最不善,以為其它不道德煩惱心理,能覺悟猶可除去,唯有睡眠如死,一無所知覺,以不覺故,更難可除滅。所以佛經對睡眠的指斥,無微不至了。

不過,佛只教人不可貪睡,不可恣意縱睡。適當的睡眠,無論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上講,是必要的。所以今人多倡八小時睡眠、八小時娛樂、八小時工作,已成為世界人類所公認。修靜坐的人,如果睡眠來了,可放心大睡,一覺起來,立即端身起坐,功夫必易進步。否則要睡時,精神不足,勉強要坐,反而不好。

人之瞌睡,不出心理和生理兩種;而此二種,雖羅漢怪人亦不能無。吾人只要去掉由於食物太飽、做事太疲勞、用心過度、思慮逾時、身體營養不夠等所引起之睡眠就得了。總之,靜坐的人,要調和睡眠,常使神氣清白,心念明淨,精神飽滿。切忌坐中惛沈,須醒醒寂寂,寂照綿密方可。

更需知者,身體疲勞的恢復,固需睡眠之幫助,而視覺之眼,正以睡眠休息為其飲食,否則眼必飢死。孔子因斥「宰予晝寢」,為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污,而佛陀之堂弟阿那律(Aniruddha),曾於聽經時亦常打盹,佛斥其為「螺螄蚌蛤類」。阿那律當眾被斥,心覺可恥,於是七晝夜不眠不息,遂至雙目失明。佛令去請良醫耆婆(Jivaka Jiva)處求治,耆婆詢其所以失明之故,阿那律即以實告。耆婆說:「夫眼以睡眠為食,今汝眼已七晝夜不食,經已餓死,餓死之眼,實無藥可醫」云云。

睡眠在我國人的經驗中,殊覺奇怪。我在民十五年初出家,住在岐山仁瑞寺參禪,用功時,心甚勇猛,總想把睡魔控制而達到目的。殊不知,靜坐固然打盹,禮佛亦可睡覺,而一足立,一足提起,一樣可以睡去。睡眠之不易降伏,如此可知了。民三十三年七月,我因食炒飯過多,遂患腸熱症四十五日,而在此四十五日中,晝夜未曾睡過一秒鐘。至今還想不通,那四十五天的瞌睡究竟到那兒去了?可見睡眠也是獨立性,無永恒性的虛幻東西了。然習靜坐的人,必須調適睡眠,勿過多、勿過少,總以適可而止。

C、調身

調身,即是把人生日常生活規律化。孔子說:「行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佛說「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過「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動止安祥的禮的紀律化生活而已。修禪學的人,常用「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來形容四威儀的態度。吾人端身兀坐,穩如鴻鐘磐石之固,莊嚴肅穆,靜如泰山。小則影響生理新陳代謝的正常,大則能使心理趨於淨化。身心如形影,故須在坐前坐後,正坐時,均要注意身心的調和。

修靜坐者,平日起居進退,必須極其安祥,不可舉止粗暴。行動粗暴,氣亦隨粗,心意亦隨之而輕浮不定,勢難靜坐。故坐前,應先調身。入坐時,無論凳上或床上,須解衣寬帶從容上坐。頭宜正不低不昂,頸宜直挺,不偏不倚,腰宜挺,脊宜直。眼觀鼻,鼻觀心,眼、鼻、臍成一直線,然後把身體左右搖動七次,再開口徐徐吐出腹中濁氣,徐徐由鼻中吸入清氣,吐吸各七次。然後閉口,唇齒相著,舌抵上顎,輕垂雙目,正身端坐,兀然不動。坐久,若覺身體前後左右有俯仰偏斜現象,應隨時注意自行矯正,此乃坐時調身之法也。

坐畢,應先擦兩手掌令熱,先擦雙目、鼻梁兩部,後腦、兩耳,再遍及全身腿足等。再左右徐徐旋轉搖動身體、肩胛、頭頸各七次。吐氣七口,再開眼,放腿下座。如坐時有汗,待乾,方可隨意行動,此乃坐後調身之法也。總之:「不寬不急,是身調和。」

D、調息

息是呼吸,呼吸與生理、心理有極密切關聯性,所以靜坐的人,對息的調和,必須注意。小止觀說:「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

如果靜坐時,感覺得出入帶有聲音,即是「風」相。

坐時息雖沒有聲音,而感覺息的出入結滯而不暢通,即是「喘」相。

坐時既不感覺有聲音,也沒有滯結不通的現象,而息的出入不細,即是「氣」相。

那麼要怎樣才算是調相?要離掉上面有聲音的風相,滯結塞窒的喘相和息的出入過粗的氣相,「所謂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密密,悠悠揚揚,隱隱約約,恍兮忽兮,若存若亡」,同時又能資神安穩,情懷悅豫,心地極其舒暢,這纔是「息」的調和之相了。

如果靜坐時守風的話,則心散漫;守喘則心氣鬱結;守氣則心身疲勞。只有守息才能安祥易於入定得力。靜坐時,如果感覺是風、喘、氣三種狀態,就是呼吸不調,息不調,勉強靜坐用功,不但吃力,而且成為用心的障礙,心亦不易定得下來的。

小止觀告訴我們,若要調和上面三種不良的風、喘、氣相,有三種用心的對治方法:一、下著安心,就是要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臍下二吋半處);二要寬放身體,就是要把全身鬆懈下來;三、要用想像的觀照力,想自己的氣息,不從鼻孔入,普遍地從全身所有毛孔管裡出入,而毫無障礙。若能仔細用心,使息微細悠然,是名息的調和之相。息調,則百病不生,心亦易於安定,這是我們修習靜坐初入定時的調和息的方法。總而言之,不澀不滑,才是息的調和之相。

E、調心

上面已把調食、睡、身、息四種方法講了,現在要講第五調心的方法。心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而又是「出入無時,莫知其鄉」無形影、無蹤跡的東西,比上面四種更加難調得多。這個「俯仰四海,頃刻九洲」,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其實心的靈快,比一秒鐘行十八萬公里的光的速度還要快若干千萬億倍)的心猿意馬,是最不易調伏。

許多人,沒有學習靜坐前,倒不感覺心猿意馬,妄想飛揚跋扈得可怕。一旦放下身心,才入靜坐,愈靜就愈覺妄心之多,多得好比恒河沙數一般,比太平洋裡的波濤還要洶湧可怕。這個現象是好的,初習靜坐者必經的階段。如一池渾濁的水,放下許多清礬與蘇打粉,渾濁之物,都沈下池底。所以平時在水濁時,池底下的穢雜物是無法看得明白,現在水清了,一切髒物都看得清清楚楚。心海也是一樣,一到靜時,愈覺心中亂想妄念如麻,就是這個道理。

Admin
Admin

文章數 : 180
注冊日期 : 2010-11-19

http://qa0213.888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